星期
南方农村报
11版: 文化室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小满,恰到好处的人生智慧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5月22日
版次:
11
“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被视为中国人“恰到好处”的人生智慧。
初夏的北方,小麦开始灌浆,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为什么不追求“大满”?因为时机未到。小满之后是芒种,彼时江河充盈,天时地利,才正是大忙时节。如果庄稼在不合时宜的时候长得过快,后期容易倒伏,过犹不及。
小满虽未圆满,却蕴含着无尽的可能与希望。这种恰到好处,诠释着农时节气里最具态度的中式智慧——人生不必太满,小满即圆满。
古时候的小满,农人们除了要防干热风、防汛护田,还要祭车神(在水车前祭拜,祈求水源丰沛)、过祈桑节(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吃苦菜(清热解毒,也隐喻苦尽甘来)。小满节气逐渐让自然与人文交融,老祖宗也将农业生产中摸索出的哲思和智慧,应用到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如儒家倡导“中庸之道”,主张不偏不倚、恰到好处;《道德经》则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真正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其作用永远不会衰竭;真正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其作用是不会穷尽的);再如“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雨半晴天”,都是对“小满”境界的追求与诠释。
老祖宗在用小满节气教会后人:顺应天时,知进退;不贪全求满,适可而止;在未满时保持希望,在节制中走得更远。
以小满为镜,多留一点空白给自己,放空、反思、陪伴家人,不要被琐事填满;精简生活,分清“需要”还是“欲望”,避免被“囤积”裹挟;接纳成长中的不完美,允许自己处于“进步中”,不因“未达巅峰”而焦虑。小满的智慧,不是教人躺平,而是找到“持续生长而不紧绷”的生命状态,行稳方能致远。
□冯晓楠
上一篇:
娱己娱人竹马戏
下一篇:
| 笑林广记 |
上一篇:
娱己娱人竹马戏
下一篇:
| 笑林广记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