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的小说《古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中有这样一句话:“古炉村有忌讳,就是门前不栽桑,嫌桑是丧,屋后不栽柳,怕贼来络,山墙外也不能栽杨,杨树叶子响起来啪啪啦啦的,像鬼拍手。”(第31页) 在我国广大农村,许多地方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当院不栽鬼拍手”的说法。意思是说,在屋前不栽桑树,屋后不栽柳树,庭院不栽杨树。不栽桑树,是因为“桑”字和“丧”字是同音,不吉利。不栽杨树,是嫌它的叶子被风一吹会啪啦啪啦地响,像“鬼拍手”一样。而不栽柳树的原因,各地有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人死后送葬时常用柳树棍做哭丧棒,认为栽种柳树意味着要死人。另一种说法是,有种柳树不结籽,植柳会没有后代。还有一种说法是,柳树的“柳”与“溜”音近,栽种柳树会造成家财流失。等等。然而,从未听说过“屋后不栽柳,怕贼来络”的说法。“络”即缠绕,“怕贼来络”意思也欠顺畅。贾平凹先生是陕西人,小说也以西北生活为背景,“屋后不栽柳,怕贼来络”是不是西北民间的理解?查阅方言资料,未果;请教专家,同样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 小说中,古炉村的屋后不栽柳树的原因是怕遭贼。那么笔者推测,这里的“络”可能是“绺”字之误。“绺”的本义是丝缕合成的线,引申指系钱物的绦带。有个词叫“绺窃”,意思是“剪绺”,即剪断人家系钱包的带子或剪破人家衣袋以窃人钱财的窃贼。农村许多地方也把偷人财物摸人钱包的人叫“绺娃子”。绺音liǔ,与柳同音,以“绺”训“柳”,符合民间文化中的谐音思维。而“络”与“柳”不谐音,以“络”训“柳”,不符合民间文化习惯。 □李程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