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南方村医”。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刘文琴 林伟吟
想要吃保健品调养身体,结果却损害了肝脏,这种情况在临床偶有发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肝病专科主任詹俊教授表示,因服用药物引起的肝细胞损伤、破坏,俗称“药肝”,尤以体弱多病、有肝病基础的患者多发,长期服食保健品的老年人、女性也是药肝“青睐”的对象。近年来,临床收治因保健品引发药肝的患者逐年递增。
滥用保健品伤肝
临床上,药肝发生后可以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腻,身目黄染,小便变黄等表现,偶有发热,甚至出现意识改变等。这类患者生化检查可提示肝细胞的急性损伤、破坏,如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升高,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出凝血时间延长(凝血功能障碍),白蛋白降低等,更严重者,会出现血脂降低,血糖降低,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
“‘是药三分毒’是对药肝的最佳诠释。”詹俊教授指出,很多人只注意到用药原因,包括中药、中成药等引起的药肝,实际上,保健品、化学品(如染发剂,装修用涂料,粘合剂等)、动物内脏(如蛇胆、鱼胆等)、植物(如草药、红豆杉制品等)以及部分医学检查的造影剂等,也可能导致药肝发生。
据统计,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排在首位的是中草药,其次是保健品,随后才是结核药、降血脂药、抗生素、肿瘤化疗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等六大类药物。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保健品的滥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盲目服用保健品,不仅会引起肝细胞损伤和破坏,严重者还可危及生命。
长期服药须保肝
詹俊教授强调,防治药肝从自身做起,注意不滥用药物,尤其是保健品和化学品等。如需服用药物时,必须接受专业医师的意见和指导。此外,也不要随意吃蛇胆,特别是鱼胆之类(包括草药等)有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的食物。
对于需要长期服药,尤其是合并有多种慢性病的人群,建议同时进行保肝治疗,如服用护肝片。当出现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身目黄染、小便变黄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肝功能,以免造成不可逆的肝损伤。一般情况下,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经及时发现处理,绝大多数是可以完全康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