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透视+术中反馈”保障椎间孔镜手术的精准安全。
南方农村报记者 方壮玮
通讯员 章妮纯
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一名59岁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了局麻下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手术过程仅1个小时,术中患者保持清醒意识,边看电影边接受手术,术后疼痛立即缓解,第二天就康复出院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应遵循‘保守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的阶梯原则,尽可能保留患者可运动的脊椎节段。”主刀的王虎主任医师表示,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低、不破坏脊柱稳定结构的优势,建议腰突较严重的患者尽早行微创治疗。
椎间盘劳损压迫神经
59岁的何先生来自安徽,是汕头市某医院的一名护工,平时工作需要搬搬抬抬,腰部劳损严重。两年前,何先生发现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及下肢反复麻木、疼痛,一直靠针灸、推拿等保守治疗缓解症状。然而,最近几个月,何先生病情愈发严重,左下肢行走困难,晚上疼得睡不着,打针吃药也没有效果,十分难受。
本月初,何先生的同事告诉他,汕大附一院可以跟省城医院一样开展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5月14日,何先生找到该院骨科主任医师王虎就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长期持续劳损、退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压迫神经造成疼痛不适。”王虎表示,一般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建议先采取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改善不明显时可考虑手术治疗。特别是存在腰痛伴下肢放射痛,VAS疼痛量表超过6分(10分痛感最强),下肢感觉麻木、肌力减弱者,建议尽早手术。
经核磁共振检查,王虎发现何先生腰椎第4、5小段突出,髓核向下游离并压迫神经根。VAS疼痛量表结果达到了10分,即最高程度的疼痛。王虎决定为何先生实施局麻下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彻底清除椎间盘突出的碎片、变性的炎性髓核及增生的骨质,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边看电影边接受手术
“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低、不破坏脊柱稳定结构的优势,又有‘影像+透视+术中反馈’三项保障措施,是目前最微创、最安全、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王虎介绍,第一项保障是影像学设备,通过X光引导导针进入椎间孔的安全三角区进行工作;第二项保障是内窥镜直视,医生可以清晰看到病变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等组织并用抓钳直接摘除,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第三项保障是术中医生与患者直接交流,避免刺激、误伤神经组织。
“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我们还在手术室准备了平板电脑,患者可以边看电影边接受手术。”王虎表示。
5月15日,王虎仅开了一个8毫米手术切口,花一个小时便为何先生完成了手术。术后何先生激动地表示,“电影还没看完,手术就做好了,腰再也不疼了!”留院观察一夜后,何先生顺利出院。
王虎提醒,腰突术后5年内有约5%的复发率,建议患者术后腰部不要过早负重,避免反复弯腰、久坐久站,术后3-6个月可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加强腰背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