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阿伯吞咽困难发现高位食管癌

经胸腹腔镜微创切除获治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6月23日版次:12

  患者术后练习吹气球胀肺。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彭逢美 朱钦文

  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多月,乃至只能勉强喝点汤水,65岁的黄伯检查发现高位食管癌。近日,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第8天恢复经口进食,康复出院。
  该院胸外科张才铭主任医师介绍,高位食管癌通常早期就有症状表现,及时手术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手术在切除食管病变后还需要行消化道重建,此次手术中,以结肠移植重建食管,很好地保留了食管功能。
高位食管癌手术难
  黄伯来自英德,发现吞咽困难有3个多月了。一开始,他感觉吃东西后胸部不适,饭后哽噎感越来越明显,到后来仅能喝粥喝汤。在当地医院就诊检查,提示食管距门齿19CM可见溃疡性肿物,病理结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
  由于高位食管癌手术难度大,当地医院无法为患者实行手术。为求诊治,患者转至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就医。
  据了解,高位食管癌指的是发生在颈段食管(食管入口至胸廓入口处食管,内镜下测量距上切牙15-20cm)的癌症,或是距环咽肌小于5cm的颈胸交界癌。由于局部解剖的复杂性,手术切除过多将影响喉器官和食管入口,患者能否手术,与病情密切相关。
  胸外科张才铭主任接诊后,仔细研究了黄伯的病情资料,为保障手术成功,决定先行新辅助治疗后手术。
结肠代食管预后好
  经过3次新辅助化疗后,黄伯吞咽困难的症状明显好转,经复查胃镜提示距门齿18-20cm可见肿物,肿瘤较前缩小。
  张才铭团队决定为患者实施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并行结肠代食管移植术。术后黄伯恢复良好,第二天下地行走,第8天全消化道造影检查无异常,逐渐恢复经口进食,康复出院。
  张才铭主任介绍,早期食管癌可通过外科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在中晚期阶段,通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使一部分患者达到根治,其他患者生命得以延长。
  高位食管癌患者通常早期就有症状,在保证切缘无肿瘤残留的情况下,建议手术治疗。食管病变切除后,必须行消化道重建。对于高位食管癌,传统胃代食管无法满足,勉强吻合后因张力过大,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非常高。而结肠代食管移植术操作复杂,吻合口多,手术难度较大。
  “结肠代食管有其特殊优势。”张才铭主任表示,结肠段血供丰富,有足够长度,移植长度可达50-60cm,且耐受能力强,可保留胃的生理功能,患者预后更好。
  患者术后练习吹气球胀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