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2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省市医联体技术助力鹤山卫生院发展中医特色专科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6月23日
版次:
12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江玲)6月19日,鹤山市卫健局副局长郭时贵带队,前往址山、龙口、古劳、双合4家镇卫生院,就鹤山市中医院医共体运行情况开展调研。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事业发展部、宣传科、医务科相关人员一起参加了调研。
据了解,鹤山市于今年1月19日正式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工作,由鹤山市人民医院和鹤山市中医院作为两个医共体牵头医院,址山、古劳、龙口、双合四家分院纳入中医院医共体。医共体建设实行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系统等六方面统一管理,整合升级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古劳医院副院长黄德文介绍,医院自挂牌鹤山市中医院分院以来,在人才培养、技术协作、医院管理、转诊“绿色通道”、设备建设等各方面,得到了总院的大力支持,群众就医难、检查难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但医院技术力量还很薄弱,人才引进困难,未能形成特色专科。
在龙口医院、双合医院,因名中医缺位、招不到合适的中医技师,新改造的中医馆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4家分院中发展最快的医共体单位,近年来,址山医院从深入发展“中医适宜技术”中尝到了甜头。鹤山市中医院党委专职副书记、址山医院副院长李建华介绍,址山医院早于2018年10月实现了紧密型医联体的法人统一,由总院派出医疗专家常驻分院、名中医坐诊。针对基层老年病患为主、慢性病居多的情况,医院着力发展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开展了中药熏蒸、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推拿、针灸等10类46项中医适宜技术,并初步形成骨伤科、康复、心脑血管疾病等特色专科。中医适宜技术以有效、价廉征服了群众,赢得了口碑,仅2019年,服务2.9万人次,收入51万元。
群众对中医的认可也反哺到医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并有效开拓了新业务。“我们派人外出学习,陆续开展产后盆底肌康复、母乳喂养指导、小儿推拿保健、呼吸雾化治疗等业务,很受群众欢迎。”李建华副书记说。
面对基层医院人才短板、技术薄弱的实际困难,鹤山市中医院吕世权院长提出,以培养人才、建设1-2个特色专科为突破口,重点发展中医特色康复理疗、中医骨伤科,鼓励发展医养结合,提升基层卫生院综合服务能力。
按照广东省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的要求,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批派出了5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常驻对口帮扶单位鹤山市中医院,提供人才、技术支持。该院将发挥中西医结合康复、中医特色技术的学科优势,派出专家到基层医院坐诊、技术指导,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百姓就医。
上一篇:
中华医学会专家为“渐冻人”云端会诊
下一篇:
上一篇:
中华医学会专家为“渐冻人”云端会诊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