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门掩黄昏恨冶游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12月16日版次:13
| 宋词小札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 《蝶恋花》
  词的上片,先展示一个深宅大院的景象:那是一座幽深又幽深、说不上有多幽深的庭院。院子外面长着许多高大的杨柳,浓阴繁茂,绿叶纷披,就像堆起一片绿色烟雾。
  房子又是一幢挺大的建筑物,重重门户,无数珠帘翠箔,一层一层把里外分隔开来,这就越发显得它既幽邃而又神秘。
  这里连用三个“深”字,又加上“几许”二字,把这个宅院的神秘气氛,渲染得特别出色。“杨柳堆烟”既点出春景,又衬出宅院的环境。“帘幕无重数”,显然是一所富家大宅,并非寻常的人家。
  这重重的帘幕似乎是想把屋子里的人遮掩起来,既不让外面的人看见,也不让屋内的人看到外头光景的。可是,这时候偏偏有人站在高楼之上,掀开帘子,久久地眺望着远方。
  我们如今才看清楚,原来是一位闺中少妇。她凝神眺望的是什么地方呢?原来是她夫婿经常游荡的地方。那地方是“秦楼楚馆”的集中地,王孙公子整天在那儿征歌选色,放荡淫佚。他们那些披着雕鞍的宝马就都系在柳阴之下,他们的仆从也都在街上逛荡。
  “玉勒雕鞍”只有贵家公子才能有,是写出那人的身份。“游冶处”是歌舞妓乐集中的地方。
  可是,这位深闺少妇虽然站在高楼,而且极目远望,就是盼不到她夫婿的踪影。
  “玉勒……”“楼高……”两句用的是倒装的句法。假如把它梳理一下,应该是“楼高,不见玉勒雕鞍游冶处——章台路”。
  游冶处即章台路,这里显然是重复;但作者是有意重复。因为上句是就那公子而言,下句是就那少妇方面说的。
  上片,作者先把环境和人物交代清楚了,以下就展开一组特写式的镜头。
  “雨横风狂三月暮”——景色突然起了变化,仿佛是电影的镜头转换:外面是连绵的春雨,雨越下越大,风也越刮越紧。闺中少妇已经不在楼上了。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她那夫婿终于没有回来。大门早已关上,她只好呆怔怔地坐在屋子里。春光似乎正在加快它离开的步伐,凭谁也挽留不了。而就在这“雨横风狂”之际,她的青春也正在悄悄地而又匆匆地溜走。
  于是,诗人用浓烈的笔墨写出使人惊心动魄的两句: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春天快要过完了,自己的美好青春同样也快要过完了,为什么它们都不能够留下来?她含着眼泪去问花儿,可花儿没有回答;不但不回答,而且把一片片花瓣洒落下来,不断地洒落下来,伴随着缭乱的风雨,飞过院子里那高大的秋千,飞得远远去了。
  诗人以精深的构思,有限的笔墨,通过环境的点染和景物的衬托,揭出闺中少妇深沉的悲哀,以及她那不幸的命运,这就深深地把我们的心灵打动。“乱红飞过秋千去”,这场景真是惊心动魄,强烈地显示那“天地终无情”的冷酷的现实。   □刘逸生

上一篇:鸡皮疙瘩和情感转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