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5版: 一周天下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农村孩子“加餐”十年:平均身高高了十厘米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1年12月25日
版次:
05
学生在学校食堂吃营养餐。
两个数字都不大,但一对比,都变“大”了:一个是中国政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膳食补助标准,由每名学生每天4元增至5元,多了1元。另一个数字来自71个脱贫县的227万学生身高监测结果。数据显示,欠发达地区农村15岁男生的身高,2012年是155.8厘米,2020年则是166.1厘米,高了10.3厘米;与此同时,15岁女生也增高了约8厘米。
“身高的变化是特别令人鼓舞的。”12月18日,评估课题组组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原副理事长卢迈在营养改善计划10周年国际研讨会上说,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身高还存在差距,但正在实现“追赶性生长”。
10年后,很多数字都表明了计划的成效,如受益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从2012年的70.3%提高到2021年的86.7%,贫血率则由19.2%下降到9.6%。营养不良率、消瘦率、矮小率甚至寄生虫检出率等指标都有明显的下降。卢迈说,这说明,一旦进行干预,效果非常明显,孩子们“给点阳光就灿烂”。
这项计划实施之初,膳食补助标准定为每人每天3元。3年后,3元变为4元,如今又变成5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韩凤芹说,标准每提高1元,意味着中央政府一年增加约30亿元支出。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刘景认为,将补助标准提高1元,“具有里程碑意义”。她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财政收支压力巨大,这1元钱是来之不易的,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学生营养健康的高度关注。
她认为,从资金量来看,与国家各种重大工程来比,这算是个“小计划”。从效果来看,这是“小计划惠及了大民生”。
从全国来看,一年投入200多亿元,是什么概念?韩凤芹研究员说,人们往往对数字缺乏认知。对营养改善计划进行评估时,她作为指导专家去农村调研,接触了数字之外很多“带有温度的评价指标”。比如,有的中学教师对评估组感慨,自己“早生了十年”——自己当年做学生时,要背着干粮,甚至要当街生火做饭。
点 评
这是我国财政资金投资的最佳民生项目之一。给农村孩子“加餐”的投资价值不能保守测算,更不能低估。只有准确、客观看待,才有利于该计划更好实施。这个计划究竟给农村孩子、农村家庭以及给教育、医疗、社会、经济、政治等带来哪些具体变化,不妨全面梳理、系统盘点,以清单形式公开详细信息呈现。
上一篇:
韩国前总统 朴槿惠获特赦
下一篇:
“青花椒”也被告!多地餐企遭遇“碰瓷式维权”诉讼
上一篇:
韩国前总统 朴槿惠获特赦
下一篇:
“青花椒”也被告!多地餐企遭遇“碰瓷式维权”诉讼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