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青海发现约4000千米巨型锂矿带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12月25日版次:05
  12月23日,记者从青海省地质调查院获悉,地质科研人员在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的青海省巴颜喀拉地区,发现印支期稀有金属锂、铍和钨、锡成矿相关的花岗岩-伟晶岩带。这是青海地区首次发现此类型的矿床。
  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位于中国西部,是一条锂-铍-钽稀有元素超常富集带。此前,该带西段新疆西昆仑和东段川西地区,均已发现了规模巨大的伟晶岩型锂-铍矿床,而连接东西两个重要矿集区的青海此前未有此类型的矿床发现。经考察,青藏高原北部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喀喇昆仑地块中部的扎日尕那-草陇印支期锂-铍-钨矿带,与该地块西部的喀喇昆仑印支期大红柳滩、白龙山锂铍矿和东部的川西印支期甲基卡等锂铍矿,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长约4000千米近东西向展布的喀喇昆仑-草陇-甲基卡巨型锂矿带。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院长王秉璋表示,青海省巴颜喀拉地区扎日尕那-草陇印支期锂、铍、钨矿化花岗岩-伟晶岩带的发现,显示了青藏高原北部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块中部有较好的锂、铍、钨等成矿潜力,大大拓展了青藏高原北部伟晶岩型锂、铍矿的找矿空间,有望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点 评
  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以稀有元素、稀散元素和稀土元素为主体的关键矿产资源已成为我国产业升级换代不可或缺的动力之源。新矿床的发现对于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