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2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检测肠道微生物 结直肠癌早发现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2月22日
版次:
1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教授联合同济大学朱瑞新教授、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张国庆教授、复旦大学陈兴栋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朱立新教授团队,针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四界”微生物组进行多中心队列研究,绘制了全球8个结直肠癌人群队列的“四界”微生物组图谱,发现结直肠癌特异的细菌-真菌互相作用的新机制。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专家认为,该研究为结直肠癌诊断提供了基于微生物及其功能标志物的新方法。
大量研究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组包括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四界”微生物组。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整合了全球8个国家/地区的结直肠癌队列,共1368例标本的宏基因组数据,不仅发现了可用于结直肠癌诊断的单界别微生物菌株标志物(27个细菌、20个真菌、20个古菌和21个病毒物种),还首次发现了准确性更高的多界别最小核心菌群(11个细菌、4个真菌和1个古菌)。此外,发现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D-氨基酸代谢和丁酸盐代谢水平显著升高。
科研人员验证了“四界”微生物组作为结直肠癌诊断辅助工具的可行性,还进一步提出了微生物及其相关功能基因作为治疗结直肠癌潜在靶点的可能性,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胡德荣
上一篇:
下巴“罢工”,首选康复治疗
下一篇:
上一篇:
下巴“罢工”,首选康复治疗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