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用好“工业锅” 炒靓“农业菜”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2年04月14日版次:02
  对于国民经济来说,工业与农业就像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工业发展离不开农业原材料,农业发展离不开工业装备。一时风头无两的预制菜,就是工农业携手并进的一个典型业态。
  与方便面、速食冻饺、自热火锅这些低阶预制菜相比,高阶预制菜的食材和加工更为讲究,口感和卖相也更加出色。为保证预制菜新鲜度,其生产加工必须离初级农产品足够近,甚至直接将工厂设在田头塘头。近段时间来,广东不少企业纷纷布局这一赛道,其主要目标就是参与到农业生产前端,尽量减少“中间商赚差价”的环节。
  长期以来,由于周期长、回报慢、风险大,农业无法获得企业青睐。产品质量低、劳动生产率低、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相关从业者。预制菜“大风起”,企业和资本纷纷入局,这对焦渴已久的农业来说是天大利好。其一,为农业带来更先进的设备;其二,为农业带来更大的市场;其三,为农业带来更高端的人才;其四,为农业带来更先进的理念。这四大好处中,尤以理念变革最为重要。它契合了“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的时代潮流,为广东农业换挡升级提供了更多可能。
  数据显示,无论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还是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广东都位居全国前列。以2020年为例,广东就以全国约1.9%的面积,生产着约占全国4.9%的蔬菜、6.6%的水果、5.2%的肉类和13.4%的水产品,实现占全国5.7%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然而,与发达的广东制造业和服务业相比,与GDP连续33年稳居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相比,广东农业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思路一变天地宽,跳出农业看农业。“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就是要将农产品销售由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深加工为主,把现代经济的管理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引入农业。
  广东雄厚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农产品类型,将为预制菜提供源源不断原料;大湾区及RCEP庞大的消费市场,也会为预制菜研发提供不竭动力。更重要的是,预制菜产业链长,无论是装备制造还是生产经营,都离不开大量工业化人才。在这方面,广东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工业始终站在产业制高点上,不仅产业体系完备、产业基础好,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耦合度也强。漫长的磨合过程中,锻造了一批又一批具备工业化思维的人才。他们散落到预制菜行业,必将提升整个行业的思维水平。
  当然,农业毕竟与工业不同。借鉴工业思维发展农业,并不是照搬所有工业化流程,也不意味着农业规模越大越好,土地要素越集中越好。工业化思路的特点就是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预制菜相关行业虽然符合这一潮流,但在发展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并充分尊重农户利益。毕竟,农业的功能不仅是保障农产品供给,还要保障农民生计收入和农村社会稳定。    (作者王猛,媒体人)

下一篇:“幼儿上网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