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食安封签”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5月21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记者从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为预防和控制网络餐饮外卖食品配送中的食品安全风险,防止餐饮外卖食品污染,减少外卖食品安全纠纷,河北在全省范围内餐饮外卖全面推广使用“食安封签”。(5月18日新华社)
@李英锋:有了食安封签,外卖食品从餐饮服务企业的起点,到送餐员的中间环节,到消费终点,一直处于闭环运行的状态,如果外卖食品出现相关问题,便可根据食安封签的完好或拆封、破损情况厘清各个环节的责任,并以此消除各方触碰外卖食品安全底线的侥幸心理,倒逼、约束外卖餐饮企业、送餐员增强自律意识、法律意识,规范服务,管好属于自己的那一段责任环节,合力保障外卖食品质量安全,封堵漏洞,降低风险,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推行食安封签制度是好事,但不少外卖餐饮企业在落实过程中态度并不积极,食安封签在一些地方、一些环节出现了落地难、落地慢的现象,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相关地方的食安封签制度属于倡议性质,缺乏法律法规支撑,缺乏强制执行力,外卖餐饮企业对食安封签的了解不够,认识不到位,不愿意为外卖封签付出额外的经济、时间、人工等成本。
@谢军:食安封签是推动行业发展、解决食品安全的应有之义,也创新了外卖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但是,外卖食品安全涉及方方面面,只有这个措施还远远不够。
保障外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这只“看得见的手”要发挥作用。为推动食安封签提供法律依据,就要将食安封签纳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或者由地方试点来完善食安封签制度,或者由国家以实施细则、法律解释等方式为实施食安封签补强法律支撑。从制度出台到落地,相应的细化措施不可或缺,如建立健全抽查制度,开通社会举报热线,明确商家、骑手之间的责任界限,对外卖食品的全链条监管,这样才能为食品外卖“最后一公里”提供质量与安全保障。
除了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等扮演引导者角色,比如,以宣传教育形式引导外卖企业、外卖平台与消费者了解食安封签的价值与意义,外卖企业、外卖平台也要压实自身食品安全责任。由食安封签引发的时间、经济等成本在外卖企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而且,食安封签并不只是花钱费力的事,个性化封签,比如加上自己的LOGO、设计暖心的话语等,也是一种宣传推广方式,会对提升品牌效应形成意想不到的辐射效应。比如,为自己省一笔广告费用,给自己打个广告、做个推广,吸引消费者、留住回头客不说,也为外卖食品上了一道“安全锁”。
上一篇: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要有真动作
下一篇:
基层“挂牌风” “发帽风”要不得
上一篇: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要有真动作
下一篇:
基层“挂牌风” “发帽风”要不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