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盘活闲置农房 搞活乡村产业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6月11日
版次:
02
| 快评 |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升造血功能,是实现乡村振兴关键所在。湖南浏阳引导村集体和村民,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唤醒“沉睡的农房”,发展乡村旅游、研学、民宿等新业态,推动村集体经济“加速跑”。2015年,国务院在全国设立33个宅基地改革试点县(市、区),浏阳是湖南省唯一入选县市。2020年,浏阳又入选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通过大刀阔斧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浏阳农村大量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活”了起来,去年盘活闲置农房1986宗,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7149万元。(6月9日中国新闻网)
根据九三学社发布的调查报告,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每年以1.6%的速度在减少,但宅基地却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农村每年建房占地200万亩左右,农民建房投入每年达到数千亿元。目前,部分农民已开始第四轮建房高潮。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截至2018年,全国农村至少有2500万套闲置房屋,农村居民点空闲和闲置地面积达360万亩左右,一些地区乡村农房空置率超过35%。农房成了“沉睡”的资源,有的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埋下安全隐患。可见,盘活闲置的农村住宅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显得十分迫切。
众所周知,农村闲置房屋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让耕地遭到了破坏,土地资源严重浪费,而且使村容村貌十分凌乱,恶化了农村生活环境。可见,在我国加快新农村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新形势下,解决农村闲置房屋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此前,一些地方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改造农村闲置房,开辟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创新流转方式,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以经营理念盘活闲置农房;等等。特别是,湖南浏阳引导村集体和村民,唤醒“沉睡的农房”,发展乡村旅游、研学、民宿等新业态,堪称是农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
目前城市住房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专家学者便提出了让城里人到郊区农村租房居住的建议。农村空气好,吃得新鲜,住得安静,且生活成本低,或成为不少市区居民向往的生活去处。由此,“共享农房”应运而生。一方面,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房屋内外及院落进行翻修,真正回归“乡居”,或是利用农房进行创业,兴办民宿、研学、农家乐等;另一方面,对农民来说,除了可以获得租金收益以外,还可以就地“转业”成为物业服务人员,提供保洁、餐饮等服务。
可见,唤醒“沉睡的农房”,关键要调准农旅融合“闹钟”。事实上,盘活闲置农房,有利于城乡良性互动,共享美丽乡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生活在钢筋水泥丛中的都市人,更加向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一些有识之士,抓住都市人的这一心理需求,积极开发农村丰富的资源,利用农村闲置房屋租金成本较低、人力成本相对便宜等优势,把农民的闲置房租赁下来后,改造成为休闲农庄,并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做大乡村观光农业。同时,农民也要转变思想观念,成为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依靠自有闲置房资源,与城市合伙人共同创办民宿、农家乐等乡村文旅综合体,让都市人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受,在宁静、纯朴中舒缓压力、放松享受,从而实现增收致富。
(作者汪昌莲,时评人)
上一篇:
“退岗”不“褪色” 发挥余热献乡村
下一篇:
激荡服务活水 催开“支扶”之花
上一篇:
“退岗”不“褪色” 发挥余热献乡村
下一篇:
激荡服务活水 催开“支扶”之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