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0版: 农村财富·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国家濒危野生动物桃花水母现身中山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2年09月22日
版次:
10
9月14日下午,中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在中山凯茵新城一水域发现一群水母,该水母通体透明,一张一缩在水中遨游,形状宛如雨伞。据初步观察,该水母是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这也是时隔11年后,中山再次发现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生长对水质和生态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一般水中很少见到其身影。”中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桃花水母,通称“桃花鱼”“降落伞鱼”因多栖于淡水,故又称淡水水母,通常生活在非常干净的江河、湖泊之中,对水质要求很高,此处中山发现桃花水母,也反映了中山水质环境之优良。
据悉,桃花水母的生活史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螅状体(水母的“童年”)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因此桃花水母也能看做是生物界的“水质鉴定器”,它们只有在水质达到一定标准的时候,才会化身成为水母状态出现。
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是国家濒危野生动物,2002年已经被正式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桃花水母多以剑水蚤、小线虫、小环虫、小蝌蚪、小鱼苗等为食,它在水中游动时姿态优美,伞体不停地收缩与舒张,将下伞腔内的水压出体外,借此朝相反的方向缓慢游动。当遇到食物时,它触手上的刺丝囊即射出刺丝,刺中被捕获物,顷刻将其中毒身亡,以触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内。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桃花水母易受惊扰,希望广大市民理性看待该事件,与其保持距离,减少人为干预,确保桃花水母的生存环境。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和相关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对此次发现的桃花水母进行分类鉴定,为后续探索建立“桃花水母”长效保护机制做好准备。
□陈雪琴
桃花水母。
上一篇:
蛙价下跌0.5元/斤
下一篇:
生鱼突破13元/斤
上一篇:
蛙价下跌0.5元/斤
下一篇:
生鱼突破13元/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