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构建乡村化的 教师培养体系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3月18日版次:02
  城市导向的职前教师教育,不能让师范生胜任乡村教育,这是乡村教师频繁流失的主要原因。关注教师职前教育的乡村导向,是解决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与乡村实际教学不符的现实矛盾的必要出路。
  首先,乡村化的教师教育需要构建乡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规范等常规性课程进行改良,将乡村教育的培养元素融入课程目标、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依据乡村生活和乡村教育的特殊性,一方面增设乡土文化与乡情教育、农村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领导力的培养和提升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学会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领导素养,另一方面增设乡村学校课程开发、留守儿童教育及管理、乡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等专题,适应乡村教育现实需要,满足乡村教师未来发展。
  其次,乡村化的教师教育需要进入乡村场域,帮助学生进行“乡村教师”角色建构。一是提供田野实习即接触乡村学校和乡村教育的机会,深入乡村学校现场进行培训和实习,了解乡村教育教学实际,使其进入角色,形成角色认知;二是促进角色体验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反思和实践能力,通过亲身体验和调查性研究,引发乡村教师发展新思路;三是降低角色冲突,在实习过程中提前接触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提高职业适应性,同时对任教乡村的意愿进行评估,筛选对乡村教育满怀热情的未来教师进入乡村教育现场。通过角色体验和构建,在深化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和责任感的同时,提升胜任乡村教师这一角色的能力。       □范晓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