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大学生频发癫痫 锁孔术清除病灶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1月25日版次:06
  南方农村报记者 朱斌
通讯员 高磊 游华玲

  20岁的小佳是一名大二学生,因频发癫痫发现左前颅窝底巨大蛛网膜囊肿。近日,她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经眉弓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蛛网膜囊肿造瘘手术,不开颅清除病灶,术后4天出院。
  小佳半年前开始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每次持续5-6分钟,被诊断为癫痫,父母四处打听求医,当地医院建议其手术解决病灶。
  开颅手术创伤较大,脑袋上会留下长长的疤痕,小佳有些难以接受,术前还在四处打听有没更好的治疗方法。就在术前一天,已经备皮的小佳在一个病友群得知她的情况有可能不用开颅,随即决定转院。
  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任彭玉平接诊了小佳,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评估,制定了眉弓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蛛网膜囊肿造瘘手术的方案。通过一个3厘米的小切口将神经内镜送入颅内,根据术前评估及术中直视下确定囊肿位置,使用神经内镜专用配套器械球囊导管扩张器和双极电凝切除囊壁,将囊腔与蛛网膜下腔连通。
  术后4天,小佳康复出院,随访癫痫未再发作。与开颅手术相比,大大缩短了术后恢复期,减少了患者痛苦。
  据了解,颅内蛛网膜囊肿可能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引起,也可能是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原因导致。患者临床表现与蛛网膜囊肿的大小和位置有关,部分可终生无症状。典型症状是颅内高压造成头痛、恶心呕吐,还可能导致癫痫、智力障碍、视力减退、感觉减退等症状。
  彭玉平表示,该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抗癫痫药物和脱水药物,对于较大或有严重症状的囊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以去除囊肿并减轻症状。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囊壁切除、囊肿开窗手术、内镜囊肿脑池造瘘术和囊肿-腹腔分流术。其中,内镜囊肿脑池造瘘术是神经外科主流的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治疗体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