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乡村治理现代化 要有人本化理念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2月07日版次:02
| 农讲所 |
  为更好释放数字技术的治理效能,需要将传统乡村管理理念转变为数字乡村治理理念,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在引入数字技术时,立足当地村庄社会结构、风俗文化及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实现技术的“在地化”应用,避免陷入“表面数字化”的陷阱。要充分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体验,聚焦民众需求和回应,将村民视为终端用户,重视情感治理,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精准度。要树立开放性、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理念,变革相关制度设计和体制机制,增强政府内部的协同联动,统一接口标准,使数据资源在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畅通流动,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要完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体系,提升专业技术手段对隐私信息的保护力度,保障数据信息安全。
  对于农民而言,要多渠道全方位提升其数字素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升其数字操作能力和数字安全意识,使农民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沟通协作,创作数字内容,线上办理业务等。另一方面,要格外关注农村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通过对平台实施适老化改造,增强老年人数字资源供给等手段,积极推进老年群体融入数字时代,弥合“数字鸿沟”,防止农村老年人成为“数字遗民”。
  归根结底,数字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美好。充分发挥技术的工具性作用,将数字技术和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实现从技术理性到制度理性的跨越,最后达成价值理性的目标,推动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
  □宋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