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飙车炸街”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1月16日
版次:
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记者从公安部获悉,2023年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持续强化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和问题隐患治理,不断深化便民利企改革,公安交管服务迈上新台阶。其中,查处涉嫌“飙车炸街”违法犯罪案件7.4万起,有效治理全国6900余处隐患点段,试点快处交通事故129万余起,调整公交车道600多公里。(1月11日新华社)
@侯江:真正爱车、懂车、会玩车的人,比拼的是车技,也是车德,绝不会刻意低档高转速制造声响,不会大半夜在小区周边轰油门,不会跑到娱乐场所炫耀,更不会到公路上去违法体验“生死时速”。“炸街”车主,大多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欠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能力。家庭装修都不允许正午和深夜施工,以免噪音扰邻,遑论大半夜“炸街”,惊扰四邻不安?
不管是原装车还是改装车,制造噪音“炸街”,看上去很拉风,“炸”掉的则是法治意识和公德心。希望那些噪音扰民、违法超速的车主,能够自省自律,早点踩住“炸街”的油门,既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为了还市民和城市应有的宁静。
@邢云鹏、张景辉:我们不仅要对“飙车炸街”一族进行整治,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挖其产生的原因,打“伞”去“根”,对其“零厌战”。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监控覆盖,让“飙车炸街”一族无路可行、无场地可活动;对参与“飙车炸街”者、组织宣传“飙车炸街”行为者、非法改装拼装、销售车辆等违法犯罪行为,要进行从严打击,让“飙车炸街”一族没有市场。
要加强预防,对其“零懈怠”。“飙车炸街”一族,大多是青少年,甚至不少是未成年人,自诩为“鬼火少年”者,一方面是没有是非观,缺乏善恶观,容易受到他人或者网络游戏等的蛊惑;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家庭、社会、学校对其教育和监管的缺乏。为此,我们家庭、社会、学校要各负其责,预防为主、提前干预,对其“零懈怠”。对青少年的“飙车炸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分级预防、干预和矫治,不能因为首次、初犯就忽略,要及时消除滋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种消极因素,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飙车炸街”一族无人参与。
上一篇:
教师退出机制为何难以推行?
下一篇:
农业特产摸家底 摸出农旅融合之路
上一篇:
教师退出机制为何难以推行?
下一篇:
农业特产摸家底 摸出农旅融合之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