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捕捉县域旅游热的“泼天富贵”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5月04日
版次:
02
| 快评 |
随着各地基建完善及旅游接待能力提升,越来越多下沉市场旅游目的地受到欢迎。某出行平台数据就显示,五一假期,县域市场酒店预订订单、景区门票订单的增速,都高于全国大盘。
县域旅游热的兴起,是旅游市场成熟化和个性化的必然结果。伴随着旅游需求日趋理性,如今很多游客的旅游消费更愿意“买对不买贵”。在节假日期间,且不说飞往热门城市、景区的机票在飞涨,火车票“一票难求”,住宿、餐饮等消费的涨价也很明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中小城市包括县城,不仅价格稳定,服务也不差。于是在都市喧嚣与热门景区人满为患的背景下,游客开始追求更为宁静、深度、独特的旅游体验。
近年来,广东的小县城,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成为了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然而,对于县域来讲,既要保持原汁原味,又要避免过度商业化,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游体验,这本身就是一项严峻的考验。从以往的事例来看,县域旅游在服务和接待方面,搞得好容易爆红,搞不好也容易“招黑”。广东县城要让自己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还有很大的潜力需要挖掘。
一是挖掘本土特色,实行差异化竞争。正如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所言:“旅行就是去别人活腻的地方感受他们的美好。”广东的每一个县城都应成为展示自身独特风情的舞台。无论是珠三角的岭南风情,还是粤东西北的自然野趣,都需精心策划,将文化自信转化为旅游品牌,如梅州的客家文化推广,便是成功的例证。
二是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县域旅游不应是孤立的存在,而应与周边区域形成联动,共同构建旅游生态圈。广东县城可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通过区域合作,打造跨县旅游线路,形成集群效应。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文化遗产的留存,避免过度商业化,确保旅游开发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是提升服务品质,让游客有获得感。优化基础设施,引入智慧旅游技术,以及实施“宠游客”政策,不仅能够提升游客满意度,也是塑造良好口碑的重要途径。面对“县域旅游热”带来的住行压力,各地需未雨绸缪,提升城市承载力。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人流趋势,提前规划交通、住宿资源,确保供需平衡。
任何伟大的产品,都源自伟大的设计理念。广东要在这场县域旅游的盛宴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以特色为引,服务为基,设施为翼,诚信为魂,方能在旅游大潮中乘风破浪,转化流量为真正的旅游“留量”。
(作者闻夕,时评人)
上一篇:
农产品亮相广交会
下一篇:
农业保险 功能要升级
上一篇:
农产品亮相广交会
下一篇:
农业保险 功能要升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