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珠海四成白虾养户 或转养罗氏沼虾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6月20日版次:10
  南方农村报记者 刘弋文

  “预计珠海有40%的白对虾养户要转养罗氏沼虾。”钟老板在珠海斗门区莲洲镇与合作伙伴共同养殖50亩罗氏沼虾。据他介绍,目前在莲洲镇横山地区塘租已涨至3000-4000多元/亩。
  近年来,“茜草养虾”等新型养殖模式在珠海得到了充分实践。当地养殖户凭借先进模式,产量勇夺全国第一。目前,当地罗氏沼虾平均养殖周期为4到5个月,亩产一般为800到1300斤,最高可达2000斤。年亩利润一般有1万到2万元,最高可达7万元。
双虾套养风险小
  珠海的气候温和,全年温度适中,非常适合罗氏沼虾的生长。197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从日本引进此虾,由珠江水产研究所试养,从此罗氏沼虾便在珠海落了户。
  50年来,莲洲镇立足本地养殖环境特点,重点推广罗氏沼虾河口型生态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精准聚焦罗氏沼虾养殖、加工、物流和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并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罗氏沼虾养殖特色乡镇,目前养殖面积超1万亩。
  今年极端天气频发,叠加市场行情惨淡,珠三角地区白对虾冬棚亏损面达七成以上,受到洪水和病害双重打击的棚尾虾,亏损面更是高达九成。
  而珠海地区养殖户多采用“罗虾+白虾”的套养模式,损失较小:得益于罗氏沼虾较为稳定的市场价格,采用套养模式的养殖户成功以用罗氏沼虾产生的利润填补白对虾带来的亏损。
  “尽管如此,九成养殖户也只在成本线上徘徊。许多养殖户对养白对虾失去了信心。”钟老板说,随着罗氏沼虾养殖日益成熟,珠海或迎来新一波转养潮。
  据他介绍,目前珠海不仅是白对虾养殖户,就连一些原本养鱼的农户也想加入罗氏藻虾养殖。受此影响,斗门区塘租水涨床高,横山地区要3000-4000多元/亩,小林地区则在2000-3000多元/亩。
虾草共生效益高
  事实上,2016年以前珠海地区罗氏沼虾养殖产量只有200-400斤/亩,远不如肇庆等地。受限于亩产产量,品种发展的速度也比较缓慢。直到引进了“茜草养虾”模式,珠海的罗虾事业出现了“转折点”。
  早在十年前,珠海市易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坚球就引进了“茜草养虾”模式。据他介绍,茜草养罗虾模式是利用茜草(学名轮叶黑藻)与罗氏沼虾共同养殖的方法。在这种模式下,茜草不仅为罗虾提供优质的饲料和补充营养物质,还起到净化水质、增加水中溶解氧的作用。
  “在投苗密度为5万尾/亩的条件下,罗氏沼虾的最高产量可以突破2000斤/亩。”陈坚球说,“茜草养虾”模式推广后,当地罗氏沼虾养殖效益翻了一番。
  去年8月份,陈坚球做了100亩“种茜草+投饵机”模式试验田,“连肇庆地区也有很多人过来了解”。
  “与传统的白水塘养殖模式相比,茜草养罗虾模式能够降低3-4元的养殖成本。”珠海市文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惠明表示,如今珠海地区罗虾亩产1500斤“已不是什么令人惊讶的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