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肌瘤压迫便秘两月 肚脐“打孔”手术解难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8月06日版次:11
  46岁的陈女士受便秘困扰长达两个月,在医院就诊,没想到结果指向妇科问题——宫颈处长了一个约拳头大小的肌瘤,压迫到了直肠。近日,通过经脐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她轻松解决了难题。
小“孔”切大瘤
  “医生,我这两个多月感觉便秘,大便比以前细,在老家检查,说是因为我子宫里长了个大瘤子。”当地医生建议陈女士尽快手术,为求微创治疗,陈女士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求医。
  检查提示,陈女士子宫下段后壁宫颈肌瘤,大小约10×9厘米,属于巨大宫颈肌瘤。由于肌瘤位置特殊,长在宫颈后方,凸向阴道内,压迫直肠,从而导致便秘的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传统开腹手术方式往往需要较大的切口。结合陈女士的需求,接诊的妇科刘娟教授建议,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微创手术。只需在肚脐开一个约3厘米的小切口,经由肚脐天然通道进入腹腔实施手术,创伤更小,术后不留疤,还可通过肚脐真正实现“无瘤原则”,将病灶取出体外。
  但患者的宫颈肌瘤位置特殊且体积较大,邻近子宫血管及输尿管,给微创手术治疗带来了极大挑战。经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和CT影像学,刘娟教授带领团队全面评估,并与陈女士及其家属沟通,制定详细手术方案。术中,刘娟教授边剔肌瘤边止血,为保护输尿管,泌尿外科协助放置了双侧输尿管导管。
  历时2小时,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顺利完成,切除的宫颈肌瘤宛如成人拳头一般大。术后第一天,陈女士恢复肛门排气,下地活动自如,术后三天康复出院。
适应症更广
  刘娟教授介绍,宫颈肌瘤又称子宫颈平滑肌瘤,是宫颈良性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来源于宫颈间质内平滑肌组织或血管平滑肌组织。宫颈肌瘤与子宫肌瘤同源,占子宫肌瘤的4%-8%,大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
  巨大宫颈肌瘤可生长于宫颈前壁、后壁及侧壁,以后壁最为常见。目前,子宫颈平滑肌瘤的病因尚不确定,研究结果提示为激素依赖性肿瘤。
  “女性应重视定期体检,留意观察身体上出现的变化,及早就医。”刘娟教授提醒,如发现宫颈肌瘤,建议妇科门诊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
  据了解,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是国际前沿微创技术,是在传统腹腔镜手术基础上改良而来,将原来的四孔、三孔改为一孔,仅在肚脐眼做一个2-3厘米的切口,将手术器械经过肚脐进入腹腔实施妇科微创手术,利用肚脐自然皱褶掩盖手术切口,术后几乎看不出手术痕迹。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具有美观、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更具微创理念,尤其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
  目前,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正在被应用到更多类型妇科疾病的手术治疗中,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卵巢肿瘤、卵巢囊肿等妇科常见疾病的治疗。
 □江玲 白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