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春暖花开慎戏水 谨防血吸虫病侵袭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4月10日版次:06
  当下正值春暖花开,不少人计划踏春赏花、踩水捉虾,然而外出玩水需谨慎,谨防感染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经水传播的寄生虫病,每年4-10月份为传播季节。接触疫水10秒即可被感染,初期症状如咳嗽易被误为感冒,若不及时救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很多人分不清血吸虫和吸血虫。吸血虫一般指水蛭,是体外寄生虫,生活在水田、河流等处,种类多,分布广。而血吸虫是寄生于脊椎动物血管内的吸虫,能寄生于人体并致病的血吸虫主要有七种,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历史上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血吸虫病的传播离不开钉螺这个“幕后推手”。感染了血吸虫的人或动物将虫卵排入水里,水里生存着钉螺,继而产生能感染人的尾蚴,人接触含有尾蚴的水体(疫水)就会感染。部分患者接触疫水后皮肤会出现刺痛、丘疹和瘙痒,1-5天后可能有咳嗽,反复感染者肺部症状较严重。经过30-60天的潜伏期,会出现发热、肝脏肿大等症状,如不及时救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多数患者会进入慢性感染阶段,反复感染且未经规范治疗者可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
  预防血吸虫病,关键是不接触疫水。要时刻注意岸边是否有相关警示标语,尽量避免在有钉螺孳生或存在不确定风险的水体游泳、戏水、洗衣、捕鱼。因生产、生活和防汛等需要接触疫水时,要通过穿戴防护用品、涂抹防护霜(剂)、预防性服药来预防感染。
  若不慎接触疫水约一个月后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要尽快到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咨询或检查治疗。       □粤疾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