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评论/读者之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建设项目缩水 验收却已合格
惠来县人大代表实名举报岐石镇览表村扶贫工程弄虚作假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4年08月21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黄齐雄 黄泽杰 余丽颖


  □文/图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齐雄
  实习生 黄泽杰 余丽颖

  近日,惠来县人大代表吴水深网上实名举报该县岐石镇览表村支书吴永乐。举报帖称,2013年省政府拨给览表村开发冬瓜种植基地扶贫基金30万元,该款属于专款专用,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项目投入不足3万,其余大部分资金被吴永乐侵占。
  南方农村报记者通过两次实地调查发现,该项目确实存在诸多疑点,而相关验收单位却互相推诿责任,并没有对项目情况进行认真核实。
穷村获建冬瓜基地
  览表村位于惠来县西部,与陆丰市甲子镇隔瀛江相望,全村有3千多户、2万多人。岐石镇副镇长陈汉伟介绍,2009年至2012年期间,览表村是惠来县的贫困村,按照部署,该县卫生局、医药总公司以及人民医院对其进行定点扶贫。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2年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长效机制省级补助资金的的通知》,览表村被确定为可以获取30万补助资金的村庄之一。
  2012年,三个扶贫单位协助览表村两委制定了帮扶项目方案。该项目计划在览表村“铺山洋”建设冬瓜种植基地180亩。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平整种植基地180亩、整修排灌沟2000米、打水井一座、修建机耕路900米及涵闸一座,并组织全村劳动力进行种养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计划总投资30.18万元,其中省财政帮扶奖补资金30万,帮扶单位和村自筹0.18万。
  陈汉伟表示,2013年3月,吴永乐任览表村党支部书记,当年8月,该项目工程开始实施,10月完工。随后,包括镇政府在内的多个部门对项目进行了验收。
  南方农村报记者在一份关于该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证明书上看到,该项目主要包含“田间土方清理”、“排灌沟”以及“机耕路”3项内容,投入资金分别是11.43万、13.29万和5.38万。验收证明书显示,三项工程验收合格。验收单位涉及览表村委会、施工方、镇政府以及三个帮扶单位。
  陈汉伟表示,县扶贫办和财政局验收后,今年年初镇财政所就收到了县财政局30万元的资金,随后镇财政所将这笔资金打给了施工方。
多项内容不见踪影
  来自览表村的县人大代表吴水深向记者表示,早在今年2月份,他和其他一些村民就发现,该工程施工方实际上只是在一条旧的排灌沟表面粉刷了一层石灰水。
  “这哪里值30万元?”吴水深表示怀疑。今年3月4日,吴水深联合村里的20多名村民向有关部门举报。
  8月20日,南方农村报记者来到冬瓜种植基地现场。一条“L字型”的排灌沟环绕该基地,排灌沟边是一条机耕路,目测有一千多米。记者顺着这条排灌沟走了一趟,发现排灌沟一端显得有些残破,部分沟壁已经坍塌,显然这段排灌沟已有好几年历史;另外一端显得有些新,仔细观看,可以发现部分排灌沟是经过翻新的,靠近沟底的沟壁较旧,沟壁上方明显被抹水泥不久。
  在“铺山洋”有两亩多地的一位吴姓村民告诉记者,他在此耕种了10年的地,“铺山洋”的排灌沟5、6年前就有,排灌沟旁边的机耕路也是5、6年前修的。他表示,去年下半年见有几个工人在排灌沟进行翻新。
  另一位在该基地耕种的吴姓村民也确认了机耕路和排灌沟早就存在的事实,而去年下半年确实有施工队在现场作业,但当时他们只是用钩机把机耕路边上的草除去,然后在路面上铺些沙石。
  有没有新建排灌沟?该村民表示,最多新建了200米,剩余的排灌沟则是部分进行了修补。
  对比项目方案和验收证明书可以发现,方案中列及的水井和涵闸并没有出现在验收书里。有没有新建水井和涵闸?该村民表示没看到过。南方农村报记者在现场仔细搜寻,也未能看到水井和涵闸。而对于种养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村民都表示从未听说过。
  若仅新修200米排灌沟,其余只是翻新,未打水井和涵闸,“工程造价不会超过3万元。”吴水深认为。今年4、5月份,该项目基地的一幕又引起了吴水深的注意。“我发现有两三个工人用水泥沙土重新对排灌沟进行返工,工期持续了10多天。”吴水深向记者反映。
多个部门推诿责任
  8月20日,南方农村报记者数次与览表村支书吴永乐通电话。他表示工程项目里的排灌沟都是新建的,并且超过2000米。他认为记者看见的排灌沟可能是经过一年多的雨水冲刷导致变旧的。水井和涵闸,他也坚持认为都建了。但当记者提出一起去现场查看时,他却不愿意,并且未能提供相应证据。
  “我最近查毒,得罪了一些人。”吴永乐说。
  那么,该项工程是怎样通过政府各部门验收的呢?
  岐石镇副镇长陈汉伟介绍,该工程首先是村两委和施工方进行验收,之后,由镇政府、三个帮扶单位验收,最后是农业局和财政局进行验收。“验收合格。”陈表示,“当时验收的时候,排灌沟都是新的,沟底也是做了硬底化。”
  对于项目遭举报后返工的问题,陈汉伟表示并不知情。他另外辩解,镇政府工作人员既不是专业的验收人员,也不是设计人员,验收只是去看有没有做。“验收主体是村两委和扶贫单位的驻村干部,镇里只是把关资料。”
  对此,当时的帮扶单位之一——惠来县卫生局驻村干部徐杰权却认为,镇政府和县扶贫办才是验收主体,驻村干部只是起到一个配合的作用。“验收的时候,我只是去看(项目)有没有做,至于是否符合标准就不清楚了。”8月8日,徐杰权在电话里跟记者说。
  惠来县财政局也是该项目的验收单位之一。该局农业股一黄姓负责人同样把验收主体指向了镇政府。该负责人表示,由财政拨款10万块钱以上的工程项目,财政局都要下去验收,但由于整个县一年之中有许多验收项目,每个项目又包括多个验收内容,财政局没资金请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验收。因此,对项目工程的验收一般是和其他验收主体一同进行。“验收只是看有没有做,一般情况下有没有达到标准很难看出来。”该负责人坦陈。
  惠来县扶贫办一方姓负责人同样表示,该项目的主要验收主体是镇政府。该负责人介绍,览表村帮扶项目首先由览表村和帮扶单位确定项目的实施方案,交由镇政府审核;审核通过后,由承建方进场施工;完工之后,向镇政府提出验收申请,再由镇政府主持验收。
  8月11日,方姓负责人致电记者,称相关部门已经对吴水深举报之事介入调查。
 
 
未经南方农村报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