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现代人的求生欲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8月12日版次:13
| 民间语文 |
  求生欲,原指在面对威胁生命的危险时刻,下意识地保护自己,从而求得最大可能生还的愿望。有人在求生欲的驱使下,激发出人体潜能,奇迹般地战胜凶险;有人在求生欲的怂恿下,卖国求荣,苟且偷生;但也有人用人性的力量战胜求生欲,将生还的希望留给他人,谱写出一首泰坦尼克式的生命悲歌。如今,“求生欲”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意义出现在网络语言中。
  在亲密的男女关系中,面对一些别有深意的问题,能够识破对方用意,机智地应变,做出让对方心满意足的回答,是拥有“求生欲”的表现。比如女友说:“我刚才吃药时看到一个新闻,真有意思!”直率的男生一般会说:“什么新闻?”但女友很可能是想借“吃药“发出“我生病了”的信号,真正目的是寻求你的关心和呵护。所以正确的回答应当是:“你怎么吃药了?什么病?严重吗?”这才能表明你把女友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可算是强烈“求生欲”的体现。这种一不小心就掉进陷阱,看似平常实则蕴含危机的“送命题”,在恋爱交往中并不罕见。再如吵架时女友说“你别和我说话!”这时,比起沉默,更有效的方式是回一句:“唉,我是不配和仙女说话。”总而言之,只要能使对方从你的答复中听出爱意和欣赏,从而获得安全感,就是满满“求生欲”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生命受到威胁的极端情形一般很少碰到,最接近危险的时刻莫过于恋人生气。“求生欲”由此成为一种戏称,导致大词小用的现象,恋爱时说错话造成的紧张不亚于生命受到威胁,对恋人的珍视之情油然而生。打情骂俏的轻松与生死攸关的严肃形成反差,既有让我们会心一笑的甜蜜,又免不了一丝小心翼翼的苦涩。
  除了亲密关系珍贵易碎,需要“求生欲”加以呵护,在面对恋人以外的其他对象时,亦不可掉以轻心。比如上司问:“你为什么不给我朋友圈点赞?”比如朋友问:“你上次为什么放我鸽子?”再比如父母问:“你为什么结婚之后就常常不回家了?”这些问话中都隐隐包含了失望和怀疑,就算是开玩笑的口吻,也需要我们认真应对,以机智的解释消除对方的疑虑,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这里的“求生欲”之“生”扩展为各种人际关系之“生”。保持人际关系当然不如保命重要,但对于现代人而言,如果没能掌握足够的交际技巧,就很容易陷入危机,轻则一段友情淡化,重则一世落落寡合。以“求生欲”来形容对融洽的人际关系的渴求,这种用词的夸张,折射出中国人以“和”为贵的传统。
  身处错综复杂的社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注意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同样也是“求生欲”的体现。比如和已婚的异性朋友来往时,要把握好分寸,适当避嫌,不可越界;再如和别人发生冲撞时,若是根源在于自己的失误,应当及时道歉,以避免引起更大的冲突。由此可见,“求生欲”不仅是在对话中以机智的回答避免人际危机,更是一门为人处世的生活哲学。
  拥有“求生欲”,意味着面对隐含危机的难题时不再如履薄冰,哑口无言,意味着沉着应对,化险为夷。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可一味在做错事后以“求生欲”补救,更不可借“求生欲”之名,巧言令色,掩盖真心。很多时候言为心声,表里如一,谁说不是“求生欲”的表现呢?       □叶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