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愁来试比黄梅雨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1年08月12日版次:13
| 宋词小札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 《青玉案(横塘路)》
  这是贺铸在暮春时节写的怀念一个女子的作品。这首词写得幽隐婉约,作者怀念前欢的感情十分深沉。从整首词看,作者在横塘路曾经和一个女子相好,后来女的离去,就再也不回来了。如今又是春暮,时节引起他深深的回忆。他盼望她也许会在这时候回来,但是终于毫无踪影。开头一句——“凌波不过横塘路”,正是写出了作者这种怅惘。“凌波”一词从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借来,指代他认识的那女子。
  “目送芳尘”是凝望已久。用一“但”字,想见之人杳无踪影,满眼只有落花飞絮,红紫成尘,一片春去的景色。人终于没有再来。他心头充满疑问:“她如今到底在什么地方?她同谁呆在一起?她的生活是怎么过的?”这一串疑问,他都无法解答。于是,他不能不涌出“锦瑟华年谁与度”的念头来。这是一句深情的追问,然而没有人能够解答,他自己当然也无法解答。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这八个字是猜测那女子的下落的疑问句。她是在哪一处似月的桥、堆花之院?是哪一家青琐之窗、朱漆门户?谁也不知道。由于那女子终不见来,他做了许多猜测:也许她已流落异地,也许她已嫁了他人,也许还是回到娘家去……但毕竟都只是猜测。于是他终于发出这样的慨叹:“只有春知处。”也许惟一知道她下落的只有春之神了。然而春之神只管忙着回到那天涯海角的老家,并不曾告诉他半点儿消息。
  这是上片。那情怀之凄婉,心境的悲凉,已经深深打动了读者。真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人生的遇合常常就是这样。
  “飞云冉冉蘅皋暮”——他追忆旧时的欢好,怀念离人的行踪,反反复复,心情激荡,早就忘记时间的早晚了。直等看到飞云冉冉散去,草原暮色苍茫,才猛然发觉天色已经暗下来了。而那些往事,正如冉冉飞云,自己这颗心也越来越阴沉了。
  “彩笔新题断肠句”——断肠的词句当然不是这一回才写的,因为想念她,早已写过不少断肠之句;本来打算再也不写了,谁知道如今拿起笔来,还是要写这些使人断肠的句子。
  假如谁要问我:这种相思的苦闷到底如何……那么,打些个比喻吧:请看“一川烟草”,它是怎样地连绵弥漫,无边无际地生长;请看“满城风絮”,它是怎样地濛濛一片,遮天盖地;也请看黄梅时节的雨,它是怎样地日夜飘洒,无休无止吧!这些都是暮春时节的眼前景色,拿来和作者此时的愁情作比,真是形象丰富,穷情尽致,使人有难以超越的惊叹。
  这最后三句,技巧上前人称为勾勒。它不是一般的重叠,而是有目的地加厚。正如画家描绘山水,“有连皴数层而取深厚者,有重叠焦擦以取秋苍者”,似重叠而实不重叠。试看,“一川烟草”,已是一层,“满城风絮”,又是一层,“梅子黄时雨”,又更进一层。形象步步进展,步步丰满,感人的力量也就不断加深加厚。
□刘逸生

上一篇:现代人的求生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