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硬话少说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1月28日版次:12
  晚饭后我出去散步,见客运站门口围了很多人,几个人正在面对面破口大骂,差点就厮打起来了。
  原因很简单:两个男人等车,要进候车室。可是工作人员早已下班,候车室的门上了锁,只有外面一间小屋有个值班员。
  等车的男人让值班员开门,值班员没给开。
  等车的说:“你们是服务单位,有客人就应该开门,怎么也按时按点地锁门下班?”
  值班员说:“咋的,服务行业就没有下班时间了?”
  候车的说:“车还没发完呢,服务就得跟上,凭什么关了候车室的门?”
  值班员嘴一撇,扬着脖子大声说:“你是不是把我们当啥了,要给你提供通宵服务?”
  就是这句话扔出去,一下子,双方就炸了。
  东北人爱抬杠,一句话就是一个榔头,足以砸得人半天爬不起来。言语上失了风头,只好拿拳脚说话,如此,打架的人就多起来。
  夫妻之间也是一样,说太“硬”的话,伤人终伤己。我的一位同事,刚刚结婚不到两年,前几天却领了离婚证。为什么要离婚?同事说,结婚前女朋友爱抬杠,就是传说中的杠精,那时候觉得她说话挺有意思。结婚之后,她依然处处抬杠。上厕所蹲久点,她就说,你上厕所之前把户口本牵进去呗;给妹妹介绍对象,没看中,她就说,这都三十岁了,还不找对象,一晃就四十岁,更没人要,女人经不起蹉跎,等到五十岁,连二手男人都找不到,你不至于把婚礼跟六十大寿安排在一起吧?
  同事说,结婚之后几乎不敢跟老婆说话,你说一句,她说一套。她倒是说得畅快,竹筒倒豆子,一说一大串。听话的人受不了啊,天天被密集型话语连串打击,感觉日子过得实在无聊和压抑。
  身边有个怼天怼地怼社会的老婆,一说话就抬杠,越抬杠越兴奋,带来的是无尽的精神上的折磨,两个人已经无法正常交流……
  几乎所有的家庭矛盾,都是因为言语不和。佛家讲究“积口德”,伤人的话不说,过头话不说,“一切众生,祸端皆从口出。”真正会说话的人,不是有冲劲,不是会抬杠,不是堵得人哑口无言,而是心平气和把意思讲明白,却又不伤人。
  因此,要想练就好口才,仅有一张伶牙俐齿占尽风头的嘴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包容天下、温厚笃诚的心。            □关鑫

上一篇:母亲做红苕粉

下一篇:参加运动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