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推进绿色生态葬 让逝者与大海共舞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4月02日版次: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死观的认知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民政部门联合主办的“碧海寄情,爱在沧溟”——2024年京津冀骨灰撒海启航活动,不仅是对逝者的深情告别,更是对生态文明的有力践行。
  我国目前拥有逾2100个殡仪馆、超71000个公益性公墓、14000多个公益性骨灰堂,全国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然而,面对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传统的土葬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国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树立文明殡葬新风。早在2016年清明节前夕,民政部等九部门就曾联合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然而,响应生态葬的人数仍不是很多。在农村地区甚至在很多城市,以生态葬方式安葬的骨灰甚至仅有一千多具。显然,生态葬“遇冷”主要受制于传统观念,但“实惠”少也是事实。汇总各地对生态葬的补贴,基本都是数百元、最多几千元。而且,手续繁琐,办理起来令人感到很不方便。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从政策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改变。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生态葬的补贴力度,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实惠。同时,简化手续,让办理过程更加便捷。其次,社会需要加强对生态葬的宣传和教育,让人们认识到生态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媒体、社区等多种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生态葬的优点,从而改变传统的观念。
□杨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