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前三季度新注册预制菜企9167家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0月26日版次:07
  近年来,预制菜以其便捷性和多样化的选择迅速成为餐饮市场的新宠。数据显示,2023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这一趋势在2024年得以延续,预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突破5600亿元,到2026年或达到万亿级别。
  笔者发现,预制菜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还源于消费者对于高效、健康餐饮的追求。
电商成交额增速达160%
  数据显示,现存与预制菜相关的企业近6.7万家,从企业年度注册量可以看出,在2020年以前电竞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并于2020年达到峰值,注册量达7914家;此后2年,注册量呈现出回落,直到2023年再次增长。2024年以来,截至9月已新增注册企业达9167家,接近过去三年企业注册数据量的总和。
  预制菜市场的迅速扩张,一方面反映了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便捷餐饮的需求显著增加;一方面,也体现了食品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预制菜市场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和新渠道的刺激。电商的超市平台作为预制菜销售增速最快的渠道之一,其预制菜成交额增速达160%。其中,招牌硬菜及高性价比的大单品更受欢迎,销售额占比最高。诚然,这不仅体现了电商平台在预制菜销售中的重要作用,也显示了冷链物流支持下的渠道优势。
牛肉预制菜规模超200亿元
  预制菜市场的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具体化。便捷性需求仍是消费者选择预制菜的主要原因,超过69.8%的消费者表示选择预制菜是因为其省时省力的特点。然而,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口味、健康、营养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消费者不仅追求传统菜肴的口味,还希望尝试全球各地的特色美食。例如,酸菜鱼、小龙虾、烤鱼等水产类预制菜在C端市场销量占比27.6%,同比增速超35%,成为增速最快的预制菜品类。
  另一方面,低脂、低盐、高纤维等健康属性的预制菜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牛肉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超200亿元,其高价值、高营养特性切中了当下消费者对养生健康和营养均衡的关注。
  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预制菜企业纷纷进行产品创新和口味细分。此外,预制菜企业还注重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采用现代化设备和工艺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对于预制菜中的技术与工艺,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预制菜相关的专利申请共为1042条,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占比50%,达到其他三项专利申请数量的总和;其次发明公布专利占比37%。可以看到,对于预制菜而言,餐品的创新、改进、工艺研发等方面是众多企业所考虑的关键要素。
去年14家企业营收超亿元
  预制菜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行业规范化的需求。2024年“315”晚会曝光了个别企业使用未达标准的糟头肉制作梅菜扣肉的事件,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消费热情,也为行业再次敲响食安警钟。
  为此,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对预制菜的概念、标准体系建设及食品安全监管等进行重新界定,并明确提出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严格食品添加剂使用等。
  行业规范化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竞争的加剧。目前,预制菜行业尚未出现具有压倒性优势的领军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数据显示,2023年预制菜上市企业仅14家营收超亿元的,与超过5000亿元的行业市场规模相比,这些头部企业占比仅3.5%。然而,随着行业发展的不断成熟,市场集中度将逐渐提高,优质企业有望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品牌营销等手段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预制菜市场的繁荣与挑战并存。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行业竞争的加剧也对预制菜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预制菜行业将在规范化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健康、美味的餐饮选择。
 □徐冰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