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服用中药可以加糖吗?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1月09日版次:11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中药总是与苦涩的味道紧密相连,“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说法深入人心。然而,中药的口味并不仅限于苦味,其“五味”之说涵盖了更为广泛的味觉体验。
  据了解,现行《中国药典》一部所记载的中药材中,约60%以上具有苦味或微苦,如黄连、黄芩、苦参等,这些药材的苦味往往与其含有的生物碱或甙类成分有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中药都是苦涩的。实际上,中药的口味多样,有些甚至带有甜味,如大枣、甜叶菊;有的则是酸味,如乌梅、山楂;还有的具有辛辣味,如干姜、细辛;更有一些味道很淡,如茯苓、玉米须等。
  中药的“味”其实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基于味觉感受,还建立在药材的功效基础之上。因此,将中药的“味”简单地分为辛、甘、酸、苦、咸、淡六种,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
  在服用中药时,为了缓解其苦涩的口感,有些人可能会考虑添加甜味剂。然而,专家提醒,添加甜味剂需谨慎。日常生活中的白糖、冰糖、红糖、蜂蜜或蜜枣等,虽然能矫味,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中药疗效。对于糖尿病患者,以及湿热内停、有痰饮者或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的人来说,这些甜味剂可能并不适宜。如果没有用药禁忌,可以在服用完中药后,在嘴巴里含一小块糖来缓解苦味。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里也有一味天然的甜味剂——甜叶菊。甜叶菊不仅具有甜味,而且糖尿病及高血压的病人都可以使用。在开具中药时,可以询问医生是否适用甜叶菊,并在煮药时加入少量同煮,以调节中药苦味的口感。
  此外,为了缓解服药后的苦味,专家还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服药速度适当加快,避免中药在口中长时间滞留;二是合理把握服药的温度,20℃-36℃是服用中药的最佳温度;三是注意含咽的部位,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部顺势咽下,或用吸管减少药液与舌头的接触;四是服药后漱口,减少药液在口腔内的残留。     □曾安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