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药物减肥警惕副作用和反弹风险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3月20日版次:06
  近年来,二甲双胍、司美格鲁肽等药物被一些人视为减肥“神器”,事实真是如此吗?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主任医师陈宏表示,二甲双胍虽然可通过调节代谢改善血糖,但并未达到减重药物的要求。而司美格鲁肽虽经批准用于减重,但也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因为该药物可能带来严重的胃肠道不适,甚至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
  “所有的减重方法,包括药物都存在体重反弹的困境,药物只是减重治疗的辅助工具,想要长效减肥,生活方式干预才是根本。”他提醒,市面上有许多“减肥神药”广告鼓吹夸张的减重效果,实际上这些产品大多成分不明,缺乏疗效和安全保障。
  目前,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减重药物只有5种,除了奥利司他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都是GLP-1类处方药,必须要经过正规的具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才能合法合规使用。
  从中医角度看,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艳介绍,肥胖与脾虚、痰湿、肝郁和湿热相关,需要辨识体质后针对性调理。例如痰湿型表现为体胖浮肿、舌苔厚腻,适合用茯苓、薏米健脾祛湿;气虚型表现为易疲劳、肌肉松软,可用黄芪、党参补气健脾,增强代谢动力;肝郁型表现为腰腹肥胖,可用柴胡、玫瑰花疏肝理气,配合情绪调节缓解“压力肥”等。
  “经络调理和八段锦养生术也可辅助减肥,但中医减重强调循序渐进,每周减0.5-1公斤为宜,过快减重容易损伤正气,反而会伤害身体。”李艳说。
  春季正是控制体重的黄金期,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所四级调研员、主任医师宋秀玲提醒,“管住嘴、迈开腿”才是减肥的不二法则。
  她建议,饮食上采用早餐“黄金三角”模式,即优质蛋白搭配复合碳水和膳食纤维,中晚餐实施“211餐食法”,即两拳头大小蔬菜,一手掌大小、一小拇指厚度蛋白质类食物,以及一拳头大小主食。此外,还需遵循“蔬菜—肉类—主食”进餐顺序,并避免含糖饮料、深加工零食以及深夜进食。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同时搭配每周两次的力量训练。
□思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