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了解死才知生 |
|
|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8月08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
作者:
|
|
《再见了,艾玛奶奶》,【日】大塚敦子摄影、文字,【日】猿渡静子译,南海出版社2012年8月版。 |
|
|
■绘本之力 加缪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亡。 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在我国传统教育中一直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然而回避只能压抑人们自然的生命体验和感受,使各种体验和感受难以寻找到疏通的途径。死亡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可怕的、阴森的。 《再见了,艾玛奶奶》,是一部让“死亡”这个话题也充满了温暖的绘本。1986年开始成为自由摄影人的大塚敦子,通过艾玛奶奶的爱猫——思达的眼睛,用镜头记录下它陪伴艾玛奶奶从获知身患绝症到去世的最后时光。 在感觉死亡即将降临之后,艾玛奶奶平静地开始处理自己的后事,和自己的亲人一一道别。“奶奶好像一点都不悲伤,她说:因为,死啊,就是灵魂离开这个肉体,离开这个地方,到另一个世界去啊。” 在最后的那一刻,艾玛奶奶和她的家人,还有思达,平静地迎来死亡的瞬间。“最了解艾玛奶奶的是她的女儿帕特……帕特说:无论这种离别有多么痛苦,我们都不可以在脸上流露出悲伤来。我们没什么让她操心的了,我们要说,别为我们担心,您就安心踏上去往另一个世界的旅程吧。” 这部书原是提供给父母阅读的,作为对儿童的生命教育读本。书的后记里有这样一句话:死亡原来是这样来临的,可能连很多成年人都不会知道。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始终缺乏一种真正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我们要么习惯于“未知生,焉知死”的回避,要么就是不得不接受某种假革命之名的空洞说教。当我们终于有一天发现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任何解释都难以消除对死亡产生的恐惧感。 这一天的来临,或早或晚,无法为我们所能掌握。可是,如果能够在我们尚不能真正理解死亡的时候,就得到正确的死亡教育,或许并不一定就会真正消除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感,但一定能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以及每个人的生命。 正如弗洛姆所说:“知道了怎样去死,实际上也就知道了怎样去生。只有当我们终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失去的时候,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就会消失。”《再见了,艾玛奶奶》,正是用了一个不太寻常的视角,教会了我们一个最寻常的事实: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重要的是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decho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