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6版:读与写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古代的稿费
(请找出文中10处差错)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3年08月08日 来源: 南方农村报
作者:


■找差错
  “稿费”在古代叫作“润笔”。润笔之风,兴于晋而盛于唐。
  稿费的多寡与作者名望相关。韩愈是大文豪,利用如掾巨笔,获利甚丰。宋人洪迈《容斋随笔》记载:裴度、韩宏等率兵平定淮西叛乱后,韩愈撰写了《平淮西碑》叙述其功业。唐宪宗把石刻的拓本赐给韩宏,韩宏寄送给韩愈500匹绢。用现在的物价估算,这篇1500字的碑文,韩愈得了18-20万元稿费。在同时代作家中无出其右。
  有些名家对润笔的多寡是很计较的。皇甫湜为人偏狭。他为裴度写《福先寺碑》,裴度以车马和一些绸绢等实物作为报酬,但皇甫湜对自己的润笔是有标准的,以为裴度给的太低,很气愤地说:“我写的碑文有3000字,我一个字值3匹细绢。为什么只给我这么少的东西?”于是,裴度只得赔着笑脸增加到绢9000匹。
  宋代的润笔已成“国之常规”。欧阳修为宰相王旦撰碑文,王旦之子王仲义送金制酒盏10副、注子(古代酒壶)2把作为润笔。欧阳修开玩笑说,还缺少一个捧酒盏的人。王仲义立即派人花费1000缗买来两个侍女(音mǐn,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1000文铜钱为1缗)。欧阳修知道这个玩笑开大了,只收了酒具,退了侍女。
  明代嘉庆四十年,江南名士徐渭为浙江巡按胡宗宪写过一篇600多字的《镇海楼记》,得文银220两。他用这笔稿费买了一座庭院,取名《酬字堂》,表示对胡的谢意。
  清代“扬州8怪”之一郑板桥独树一格,对自己画作的润笔明码标价:“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他的一大幅可换米5斗。
  不过,能获高额润笔收入的毕竟是极少数。像曹雪芹这样的大家,搞的是纯文学,既不卖文,又没得到当政者的认可,穷困缭倒,最后竟连“举家日食一粥”也难以为继,在凄凉中离开了人世。 
□荜翔(答案本版找)

  ■“找差错”答案
  1.如掾巨笔——如椽巨笔
  2.18-20万元——18万-20万元
  3.偏狭——褊狭
  4.花费1000缗买来两个侍女(音mǐn,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1000文铜钱为1缗)——花费1000缗(音mǐn,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1000文铜钱为1缗)买来两个侍女
  5.明代嘉庆四十年——明代嘉靖四十年
  6.文银——纹银
  7.取名《酬字堂》——取名“酬字堂”
  8.扬州8怪——扬州八怪
  9.独树一格——独树一帜
  10.穷困缭倒——穷困潦倒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制作 --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154
未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部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