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肺癌“钻石突变” 靶向药疗效确切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07月18日版次:12
  近日,肺癌晚期患者张林(化名)从湖南回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复诊。走进诊室时,他步履稳健,与半年前的状态截然不同。
  今年年初,张林曾命悬一线,入院时已是昏迷状态。转机出现在病理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他的肿瘤病灶中存在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突变——这意味着可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延长生存期。如今,他的颅内病灶已明显缩小,可以重返职场上班。
  该院综合中医科副主任夏良平介绍,患者当时因肺癌脑转移、纵膈淋巴结转移病情危重,家属救治意愿强烈。所幸,穿刺活检结果显示他的癌症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ALK(+),基因检测结果也证实ALK融合突变。
  明确张林的基因分型后,夏良平立即带领治疗组在他的胃管内注入阿来替尼,开展靶向抗肿瘤治疗。
  在历时一周的靶向治疗过程中,张林发生过发热感染,也经历过疼痛难忍,烦躁不安。经治疗团队照料及家人陪伴,他的情况逐渐好转,从意识模糊到可做握拳、眨眼等简单活动,到转为意识清醒,能简单言语,最终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约半个月后达到出院条件。
  夏良平表示,肺癌患者中ALK突变发生的比例为3%-8%。因有靶向抗癌药物可用且疗效显著,该突变又被称为“钻石突变”,代表“稀少又幸运”。
  ALK基因融合最早被发现于淋巴瘤,后被证实为肺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改变之一。研究显示,ALK融合突变在我国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约5%,常见于年轻、不吸烟、其他致癌驱动基因突变阴性的肺腺癌。
  目前,针对ALK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已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第三代,并且国内三代ALK抑制剂成功进入国家医保,正惠及更多患者。           □南方
分享: